2025-02-13
加密空投已死,在逐利的道路上杀死自己
加密空投已死,在逐利的道路上杀死自己
原文作者:Johnnatan Messias、Aviv Yaish、Benjamin Livshits
原文编译:Block unicorn
空投是区块链协议常用的一种策略,用于吸引和扩展早期用户群。通常,协议会将代币分发给特定用户,作为参与协议的“奖励”,以期培养长期的社区忠诚度和持续的经济活动。尽管空投广泛存在,但对成功空投的关键因素缺乏深入理解。本文概述了空投的设计空间,并提出了实现有效策略的关键结果。我们通过分析六个大规模空投的链上数据来评估它们的成功程度,发现大量代币常常被“空投农民”迅速抛售。基于这些分析,我们总结了常见的陷阱,并提供了改进空投设计的指导方针。
区块链协议通常会设计奖励计划来吸引新用户并增强现有用户的忠诚度。近年来,分发平台铸造的代币,俗称“空投”,已广泛流行。例如,仅在 2023 年,用户通过各种协议获得的空投代币总值达到了 45.6 亿美元。尽管空投在区块链领域广泛使用,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空投与平台相对于现有替代方案的受欢迎程度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性。直观上看,这种做法并不理想,可能导致本可以用于提升平台服务质量(QoS)的资金流失。
尽管空投的基本概念相对简单,但这类奖励方案的设计空间十分广阔,具体实施方式可能因平台特性而异。例如,某些空投机制专注于“核心用户”,向他们发放大量奖励,期望这些用户能够刺激有价值的经济活动,进而吸引更多用户。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带来潜在问题:当代币赋予用户通过去中心化治理提议变更协议的权力时,通常采用“一个代币一票”的策略,而单个用户可能持有多个投票代币。这引发了投票权中心化的风险,即少数用户掌握了多数决策权。
为了理解为什么之前的空投并未总能达到预期目标并量化其成功,我们首先阐述了一系列合理的空投预期结果。接着,我们回顾了之前的空投,评估其表现,并在这一过程中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见解,将其与基本预期进行比较。具体来说,我们分析了五个流行空投(ENS、dYdX、1inch、Arbitrum、Uniswap)和一个由 Sybil(女巫攻击)农民(Gemstone)进行的假空投的数据。我们的结论是,空投后大部分代币(高达 95% )很快被通过交易所出售,这表明这些空投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主要受益者是“空投农民”——这些高度专业的用户通过复杂策略增加他们获得的代币份额。此外,我们描述了过去空投面临的常见挑战。鉴于空投现象相对较新,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仍处于初期阶段,因此之前的空投在长期内可能未完全成功。最后,我们基于分析提出了改进空投机制的建议,以期为诚信用户创造更加公平的空投机制。
Block unicorn 注释:文中指的“空投农民”是通过电脑脚本自动交互,或是手动操作几十个账户,这些都被定义为“空投农民”。
我们的贡献总结如下:
对于 Gemstone,所有代币都在一次跳转内发送到了地址0x 7 aa⋯ 49 ad。另一方面,在 dYdX 空投中,使用了更加多样化的交易所地址。值得注意的是,如表 3 所示,部分空投接收者选择在交易所出售他们的代币。我们看到了一些常见的交易所,如 Uniswap、Wintermute 和 SushiSwap。
图 3 :每日交易手续费(美元),(a)每笔交易的平均费用。
独特活跃地址
非常多的协议在没有空投的情况下表现更佳,尽管 Arbitrum 在空投后独特地址数量有所增加,并且保持在空投前水平的 50% 以上,但其他协议在没有空投的情况下也实现了类似的增长。例如,Optimism 在 2023 年 5 月实现了更大的地址增长,这可能与 Bedrock 的推出有关。同样,ZKsync Era 在空投后的两个月内超越了 Arbitrum 的地址数量。
费用可能解释了 Arbitrum 与 Optimism 之间的差距缩小。Arbitrum 在每日活跃地址数上始终领先于 Optimism。然而,数据显示这一差距正在缩小。在空投前,Arbitrum 的活跃地址数量是 Optimism 的 2.6 倍,但在过去的 50 天里,这一比例下降至 1.83 倍。Optimism 自 6 月以来的较低中位交易费用可能部分解释了这一趋势(见图 3(a))。
独特地址数量随时间波动。独特地址数量表现出波动行为,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又下降。值得注意的是,Optimism 和 Arbitrum 在相对地址数量上表现出相反的阶段,这可能是由于用户在费用上涨时在协议之间切换。然而,在中位交易费用上没有此类模式,Arbitrum 在 2023 年 5 月中旬的费用始终较低。然而,独特地址数量这一指标可能被操控。根据我们的分析,Arbitrum 的空投并未导致用户的长期参与,因为独特地址指标容易被操控。用户可以创建多个地址以利用空投限制。这使得这一指标在衡量真实活动时不够可靠,因为大幅波动可能源于此类行为。此外,空投软件的易得性使得此类活动的自动执行更加方便。因此,应该考虑使用其他更抗 Sybil 的指标来评估真实用户参与,例如结合图网络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
交易相关指标
交易相关指标为衡量“真实”经济活动提供了有用的替代,因为用户必须支付费用来发送交易,排除了具有追溯性回扣或以亏损运作的协议的情况。
考虑交易时,Arbitrum 与 Optimism 之间的差距缩小。值得注意的是,到 7 月底,Arbitrum 与 Optimism 之间的交易数量差距几乎缩小。此外,Immutable X 的每日交易数量自 Arbitrum 的空投以来几乎减半,而其独特地址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见图 4(b))。这表明,尽管地址数量保持稳定,但用户对 Immutable X 的参与度已经下降。
图 4 :(a)直接显示了每个平台每天的交易次数,(b)将每个平台的每日交易次数与 Arbitrum 空投前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空投活动对交易数量的影响。
Arbitrum 的每个地址交易量在空投后下降,为了评估 Arbitrum 的空投对用户在其他协议中参与度的影响,图 5(a)显示了每个独特地址的相对平均每日交易量。自空投以来,Arbitrum 的每用户交易量已降至空投前水平的 75% 以下。然而,交易量在没有考虑费用的情况下可能会误导人,因此仅靠高交易量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用户参与。在这方面,一些协议要求用户进行多次交易以获得空投,这导致在费用较低时活动量膨胀。这与古德哈特定律相符,古德哈特定律指出“当一个指标成为目标时,它就不再是一个好的指标”。
图 5 :(a)每日交易次数;(b)每日平均交易费用
主动监管与社区参与
在空投过程中,持续监控和分析协议数据至关重要,以防止被恶意利用。例如,Linea 团队发现了一项漏洞,该漏洞允许用户操纵激励机制。及时的发现避免了作弊者领取超过三分之一作为激励提供的非同质化代币(NFT)。
除了技术监管,协议还应通过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和提供漏洞赏金来鼓励漏洞的披露,无论漏洞是否已被利用。例如,AzukiDAO 的一位社区成员披露了一个漏洞,使协议能够迅速处理。监管还应超越链上数据。例如,社交媒体经常被骗子利用,他们通过推广虚假的空投,诱骗用户连接钱包到诈骗网站,从而盗取用户资金。即使协议并没有计划进行空投,也可能成为此类骗局的目标。
社区积极参与技术讨论也有助于提升安全性。例如,ZKsync Era 的 NFT 空投被 cygaar 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了潜在的成本节约改进方案。保持透明度,并向社区提供协议内部运作的见解,有助于增强信任。当技术问题出现时,充分知情的用户更有可能作出理解的反应。
奖励应与成本挂钩
古德哈特法则的影响在许多过去的空投中显而易见。例如,空投通常通过明牌宣布奖励用户来积极参与交互获得空投(这些项目最好不要参与或是 KOL 在呼唤大家参与的项目)。然而,这些方法可能被滥用,用户可能通过无意义的虚假交易来达成要求,从而使该标准无法真正反映用户的真实参与度。
问题还在于,用来确定资格的操作指标通常未能考虑用户为每项操作付出的实际成本。例如,当交易数量是主要指标时,低交易费使得空投农民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满足交易量要求。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基于声誉的机制,这样可以抑制交易量的人工膨胀。然而,协议必须仔细定义“用户声誉”以及评估的适当指标。
相反,高交易费可能会削弱用户获得的奖励价值,降低空投的吸引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奖励应根据用户实际付出的成本进行调整,以确保激励的分配更加公平和有效。
相关工作
近期关于空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事后分析和设计有效空投活动的指南。
空投研究 Yaish 和 Livshits 提出了一个空投的理论模型,考虑了诚实用户和“空投农民”两类群体,其中后者的空投资格成本更低,并且从使用发行空投的平台中获得的内在效用也较低。在他们的分析中,显示当发行方为每个接收者支付非零固定成本时,由农民虚假身份攻击带来的威胁会导致无限的发行成本。然而,他们还指出,通过事先设定空投代币的总量并将其平均分配给所有接收者,可以限制来自农民的损失。此外,通过正确设计空投机制,可以利用农民来促进网络效应,从而吸引那些原本可能选择竞争平台的诚实用户。
Makridis 等人探讨了治理代币空投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 51 家交易所,他们发现这类空投显著增加了市场资本化和交易量。Lommers 等人则提供了对各种空投类型(如基础空投、持币空投和基于价值的空投模型)的全面概述。他们的研究指出,资格标准、信号传递和实施策略如何影响空投活动的成功,并提供了优化的实际建议。Fan 等人针对 ParaSwap 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和空投效果的角色分类法。他们的研究表明,获得更高奖励的用户更可能为社区做出积极贡献。此外,他们还识别出套利模式,并指出当前检测空投猎手方法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图网络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被提出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 Sybil 攻击检测技术。
Allen 进行了九个空投案例研究(如 Optimism、Arbitrum、Blur),并提供了任务驱动领取设计等方面的见解。该研究强调了动态设计和反馈循环的必要性,并指出由于高级机制的复杂性和成本,一些项目可能会回归到更简单的设计。Allen 等人研究了代币空投背后的动机,特别关注其在营销和去中心化中的作用。尽管空投通常被视为营销工具,作者认为这种理由较为薄弱,因为通过营销驱动的空投成功的证据有限。相反,去中心化和社区建设被强调为空投的主要动机。
空投的技术方面 Frowis 等人识别了以太坊大规模空投所面临的操作挑战和成本。他们建议,通过特定智能合约优化,可节省高达 50% 的成本,而基于提取的方式则可以将成本转移给接收者。但总的来说,总成本仍与接收者的数量成正比。
Wahby 等人解决了当前空投机制中的隐私问题,这些机制泄露了接收者的信息。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私人空投方案,使用 RSA 凭证,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实现隐私保护。他们的实现显著提高了签名生成和验证的速度。
结论
本研究识别了空投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其效果的指南。我们对六个主要空投项目的分析显示,接收者迅速抛售其代币的情况普遍存在——ENS、dYdX 和 1inch 代币分别有 36.62% 、 35.45% 和 54.05% 在分发后不久被交易,且中位数仅为两次交易。这表明空投未能维持长期的用户参与,也未能吸引有价值的贡献者。
对于 Arbitrum,我们观察到空投期间日费用激增,但随之而来的是每个地址的交易量下降。其他未进行空投的协议表现优于 Arbitrum,自 2023 年 6 月以来,协议间的交易费用趋于相似,这表明空投并非用户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最后,我们讨论了空投农民、治理代币分发和内幕交易等挑战,并为未来的空投策略提供了见解。